钟保家:“赤子楷模”的爱国创举
上传日期:2017-01-06 16:19:54
钟保家的人生充满曲折传奇。他4岁回国,9岁辍学外出打工,17岁当上包工头,35岁时开发建设海南五指山春城机场,并购买两架M8型直升飞机投入使用,被誉为“中国民营机场投资第一人”。
“赤子楷模”是海南省政府授予钟保家的第一个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心怀感恩:“我最好的青春就留在了海南,我事业的成长也离不开海南,所以得为海南做点事”。为此,他专注海南公益事业的建设,先后捐资2500万,多次修路建桥,助学助教。他的感恩回报赢得社会赞誉一片。
为迎接香港回归,1991年钟保家斥资7000多万,邀请启功、沈鹏、佟伟、刘艺、夏湘平等97位当代书法名家分段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汇成的书法长卷雕刻于100块灵壁石上,每块石刻配以雕花、插屏式木质底座,绵延一百五十米远。这一恢宏巨制的墨宝碑刻饱含着他的赤子情怀和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
一位哲人说过,唯有精神的力量能使你获得神的力量。钟保家有自己的商道,“道”之核心即是“大爱”:爱国,爱家与爱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于国、于民、于他人有益之事,他总是精神抖擞地积极奔走,有着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钟保家,1957年6月出生,祖籍福建惠安,马来西亚归侨。现任香港通澳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海南通澳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身兼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华商联谊会会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副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主席、香港孔教学院副院长、香港福建泉州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沈阳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充满苦难与艰辛的童年
钟保家的的童年充满了苦难与艰辛。1961年,年仅4岁的钟保家随父亲钟助春从马来西亚回到故乡福建泉州惠安钟厝村。泉州是著名侨乡,虽然只有700多万人口,但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却达到1000多万。与海外的密切联系使泉州人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开放;“爱拼才会赢”、“歹仔也有出头天”的理念,让一批又一批的泉州人走上了奋勇拼搏和自强不息的道路。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幼小的钟保家就暗自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966年,9岁的钟保家因家境贫寒,只读到了小学3年级,就不得不忍痛辍学。这年夏天,他被迫离开家乡,孤身外出打工。可是,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身单力薄,能干什么呢?在福建三明,他帮人推车上坡,推一次车挣一两分钱;在福建南坪,他去郊外捡木柴,十多斤的木柴能换来几分钱,这些微薄的收入尚不够糊口,他因此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饥寒交迫的生活,磨练了钟保家坚强的毅力和应对各种生活磨难的能力,也让他形成了凡事不服输的性格。
家庭的贫穷、生活的艰辛让钟保家萌生了去海南闯荡的想法。为什么要选择海南?钟保家的理由听起来令人心酸:“因为听人说海南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冬天也不冷,在那里打工不会受冻,而且海南的树上长满了椰子,饿了可以爬到树上摘椰子吃!……总之在海南,无论什么季节,我都能够活着。”
为了去海南,钟保家开始沿着火车线边打工边南下。三年后,他辗转到了江西鹰潭,经人介绍来到一家伐木厂,给刚砍下来的木头削皮。虽然年龄不大,但是钟保家聪明机灵,勤快吃苦。工头见他有礼貌、懂事, 就让他跟着木工师傅做小工,用钟保家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个时候才可以吃到白米饭,吃到好一点的菜,有时候还能吃到肉了。
一年后,钟保家来到江西向塘,靠给铁路打铺轨用的碎石,同时做一些木工来谋生。铁路部门看到他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就让他回家乡去带些人来做工。就这样,只有十五六岁的钟保家开始当上了小包工头。之后的两三年里,钟保家又先后来到湖南株洲,广西柳州、玉林等地做工。1973年底,历经一路千辛万苦,钟保家终于来到了湛江霞山。但是,他当时身上的钱已不够买一张到海南岛的船票,无奈之下,他只好先找到了一家小餐馆打杂工筹措路费。
不久,他在湛江霞山结识了海南万宁的一个朋友。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钟保家得知由于物资供应匮乏,海南岛的老百姓盖房子缺少钢筋水泥,不过万宁的东山岭上有很多的石头。听到这个消息,钟保家异常兴奋,因为泉州惠安人自古以来就有用石头垒房子的传统手艺,不需要钢筋水泥,而且坚固耐用。钟保家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可以利用万宁当地的石头建房,造福海南人民!钟保家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这位万宁朋友的支持。
闯荡海南拼出一片天地
1974年初,只有17岁的钟保家终于踏上了海南岛的红土地。当时的海南岛,还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充满勃勃生机。站在秀英码头,望着郁郁葱葱的椰子树,钟保家踌躇满志,他跟着万宁的朋友很快到了东山岭。很快,他用一堆堆一钱不值的石头,造出了几间房屋。这种房屋不需要钢筋水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还能抵抗台风。当地的老百姓看到钟保家造出来的房子便宜又结实,很是惊奇。于是,找他盖房子的人越来越多。
看到自己建的石头房子这么有市场,这么受老百姓的欢迎,钟保家非常开心,他立即从泉州老家召集一帮人,成立了东方工程队,专门用石头给海南的老百姓建房子。海南岛的石头遍地都是,因此,钟保家的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不仅用石头盖房,还用石头做胡椒柱、修排水沟、建涵洞,很快钟保家的业务就扩展到周边的陵水、琼海、安定等地。几个月后,钟保家的业务又做到了当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的通什(现五指山市),他也是第一个进入五指山地区做基建工程的福建人。这时,钟保家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建房还做木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到200多人。
人多了,吃饭就成了难题。当时,国家的粮油都是定量供应,钟保家的工程队都是福建人,按照规定在当地没有粮油供应指标,于是200多人的队伍面临断粮的困境。就在这个时候,钟保家得知自治州粮食局要建一个粮食加工厂,却苦于没有钢筋、水泥指标。他灵机一动,通过朋友介绍找到粮食局基建科科长,他与基建科长商定:先将粮食加工厂这个项目接下来,用石头来盖粮食加工厂,这就解决了缺少钢筋水泥的难题。接着,钟保家又组织工人多次往返30多公里的山路,上山挑“死角粮”(因交通不便积存在偏远山区百姓家的余粮),每人一次挑100多斤。挑回来的粮食,粮食局拿出20%,作为一种奖励让工程队按照国家牌价购买。不久,粮食局又要建面粉加工厂,钟保家又如法炮制。几百人的吃粮问题,在别人眼里是难上加难,却被钟保家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时至今日,谈及此事钟保家依然是一脸的得意。
由于工程质量可靠,经营管理有方,加上解决了吃粮难题,钟保家的工程队迅速壮大。到了1977年,在钟保家的带领下,泉州惠安在海南打工的人数就达到2万多人,他成了当时海南最大的一个“包工头”。谈及自己的这段历史,钟保家说:“我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我肯吃苦,遇到事喜欢动脑筋想办法,做事对的起朋友,很多朋友也愿意帮我,朋友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然而,尽管当上了包工头,但钟保家深知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因此,不管每天多忙多累,他都要找一些书来看,并且逐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也读了好几遍。读书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分析、判断事务的能力,还使他在今后事业的发展决策上,拥有了过人的胆识。
上世纪80年代初,钟保家的工程在自治州8个县全面开花,业务十分兴旺。当时,“万元户”在国内还很罕见,但是,钟保家一年却能赚到将近100万元,这在当时真的是一笔惊人的财富。此后几年,钟保家又先后去了杭州、上海、河南、澳门等地从事贸易、基建、地产等生意,个人资产也迅速达到上亿元。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立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一时间,十万人才下海南,掀起了阵阵投资热潮。在五指山当地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海南怀着真挚感情的钟保家,开始多方奔走、积极呼吁,联络多位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爱国华侨,筹措数亿元巨资,成立了海南通澳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五指山共同投资建设春城机场、淡水净化厂、民族购物一条街、通澳开发区等一批重要项目。
其中,春城机场项目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该项目具有改善交通、实现海上救捞、森林防火、空中刑事侦察、地质勘探、农业播种等多项用途。钟保家也因此被时任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成为“中国民营机场投资第一人”。钟保家在五指山开发建设的一系列“大手笔”动作,震动了海内外,海外华文媒体和国内多家报刊纷纷予以报道。
“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社会
鉴于钟保家为海南省经济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1993年,海南省政府授予他“爱琼赤子楷模”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心怀感恩:“我17岁就踏上海南岛,在海南岛白手起家,我的青春和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海南岛,海南岛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事业的成长更是离不开海南,所以得为海南做点事”。这就是事业有成后钟保家最质朴的想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钟保家始终专注海南公益事业的建设,多次修路建桥,助学助教,先后为海南教育和公益事业捐款达2500多万元。
2010年6月,钟保家捐赠102万元给海南华侨中学,资助300多名特困生上学,受到海口市人民政府表彰并被授予“海口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11月,海南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灾,钟保家筹资30万捐赠,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泉州惠安是钟保家的第一故乡,也永远都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2010年9月,钟保家为了帮助家乡贫困子弟完成学业,捐资100万元,发起成立了“泉州市泉港区钟厝畲族保家教育基金会”。2012年9月,他捐款25万元给福建泉州畲族教育基金会,用于少数民族学子教育经费;
2011年6月,钟保家资助50万元给海南省委统战部光彩事业促进会,用于帮助“三老”(即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人员及老区特困户;
……
近年来,特别是从2009年11月至今,为了弘扬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精神,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身为中华儒商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的钟保家,领导组织策划儒商企业家们走进校园,为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青岛黄海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重庆大学各捐赠了孔子铜像一座,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高度关注和扶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钟保家的感恩回报赢得社会赞誉一片,2008年5月被选举为中国民生地产泛珠三角地区“十大最具魅力领袖人物”,2009年9月荣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2010年至2013年又先后荣获“亚太最具责任感华商领袖”、“感动中国公益杰出人物”、世界华人华商“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国际旅游岛“十大经济领军人物”、“爱国华侨赤子楷模”、国际旅游岛“十大最受尊敬企业家”等多个称号。2013年12月,钟保家因贡献突出,被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授予“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赤子丹心向香港回归献礼
作为一个爱国华侨,一直以来钟保家总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一个赤子的爱国情怀。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斥巨资创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
1990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并公布《香港基本法》后,在海内外中华儿女间引起广泛热议。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碑刻国家重大法典的传统,钟保家旋即想到要用碑刻《香港基本法》的特殊方式,来纪念和记录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他希望通过玉石碑刻这个较有永久性的保存方法,让历史薪火相传,并让子孙后代明白中国由百余年前的国弱民穷至今天的国富民强,了解中国的艰辛奋斗史。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王汉斌(右二)为《香港基本法》墨宝碑刻全国巡展揭幕)
钟保家的这一构思和意愿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国内一些著名书法大师的热烈回应。1991年起,钟保家先后斥巨资邀请启功、沈鹏、佟伟、刘艺、夏湘平、刘才昌等97位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分段书写《香港基本法》,汇集成册页书法长卷,并以此为蓝本,聘请56位雕刻艺术名师,在精选的自古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和“八音石”的灵璧石上进行雕刻。
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必定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否则无法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更无法让97位书法大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书《香港基本法》,钟保家就是这样的人。
(《香港基本法》墨宝碑刻巡展筹委会名誉主席王锦彪(左)与主席钟保家(右))
历经6年的艰辛,集结众多书法名家和艺术名匠创作的回归献礼,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前夕圆满完成。墨宝长卷卷首名称由书坛泰斗、中国书协前主席启功题写。石拓书册页以开数为单位计算,四尺宣纸对折为一开,共计108开,每开展开后长度为338350px,书高337.5px,书宽1700px,加上、下顶盖,总长度达368500px,册页采用传统惊蜇式装裱工艺,整个装裱过程共计动用专家及专业技师193人,是荣宝斋数百年来装裱单件作品动用人员最多的一次;在108开册页中,前、后各四开为题词、题跋之用,中间为100幅(喻意“百年回归”)单幅作品组成,是中外书法史上书写人员最多、规格档次最高的单件书法作品。
石刻长卷及底座样式均由名家精心设计,并分别由专家督制,历经四个半月而成。制作完成后的石刻长卷共计103块,以紫荆花及香港特区区花为纹饰装点边框,每块灵璧石均配以传统雕花插屏式木制底座,由百年古家具老字号“龙顺成”精雕细凿而成。与此同时,在石刻书法长卷的基础上,从原石刻上直接拓下的长卷拓本,也均采用传统碑拓方式由高级技师收工进行拓制,纸张统一采用安徽正品宣纸,书法家、碑拓专家亲临现场监制。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乔界社团联会会长余国春参加海南展启动仪式并讲话)
“《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具体的含义:97位书法名家寓意‘1997香港回归之年’,100块灵壁石寓意‘香港百年回归’,每块灵壁石碑刻高为71厘米,寓意‘7月1日香港回归之日’,56个碑刻名家巨匠寓意‘56个民族大家庭’,而一个‘刻’字,不仅是雕刻,还有‘刻骨铭心’的意思,56个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把香港的沧桑和回归铭记在心。”钟保家说。
(缅甸驻中国大使吴登鸟(左二)与巡展筹委会名誉主席王锦彪(左三)、主席钟保家(左一)出席北京巡展启动仪式)
《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参与的书法家之多、作品规模之宏伟,无论是书写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均可称得上是空前的创举。这一当今最令人称奇惊叹的书法作品,规模巨大,形式宏伟,气势雄壮,整体的视觉张力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彰显着伟大法典的神圣权威与庄严崇高,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意义前所未有,堪称“民族瑰宝”。2004年,这套《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系列作品荣获“大世界基尼斯”《天下第一书法原石刻制石屏》、《百家同书天下第一册墨宝集》、《天下第一原刻石拓本》三项之最。
“民族瑰宝永远属于国家”
《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完成后,立即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省市各界领导的关注,也引起全国人大法工委和《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曾多次邀请钟保家,请他详细介绍,并从中得知这套碑刻作品不仅是墨宝和雕刻艺术品,更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法律和历史意义的大型作品时,均纷纷支持应该作一次公开展出。
2011年6月11日,适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首都北京,钟保家主动出资,启动了“盛世中华、和谐之旅”香港基本法当代书法名家墨宝碑刻巡回展系列活动,再次庆祝香港回归这一盛事,铭记香港基本法的伟大使命,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碑刻艺术,永久记录香港百年历史的缩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兼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王汉斌、原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及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一同出席了开幕启动仪式。
北京首展的消息传出,书法爱好者、文化专家学者、艺术收藏家、社会各界、媒体等等蜂拥而至,一睹民族瑰宝“倾国倾城”的魅力。走在一幅幅作品前,如同徜徉在历史文化长廊,人们被扑面而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浓浓的中国味道所折服,墨宝碑刻轰动京城!之后在青岛、在海南的巡展,众多人亦慕名前往,观摩鉴赏者络绎不绝。
近期《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将在香港再次进行公开展出。之所以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进行展出,钟保家表示:“《香港基本法》历时近五年的起草过程,经过了香港社会各界的深入讨论,凝聚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共识,充分考虑了广大香港同胞的利益,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包容和谐的保证,是所有香港同胞的最大福祉。《香港基本法》就是香港特区政府施政和管治的一部神圣法律。当前,香港正处在政制发展的关键时期,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在香港展出,意义更加重大,通过展出可以让香港市民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香港基本法》,确保香港的民主沿着基本法的框架稳步推进,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从1997年香港回归,转瞬之间17年过去了,钟保家一直精心呵护着墨宝长卷、碑刻、拓本等等每一件珍品。当初参与书法长卷的97位书法家,其中有40多位已相继离开人世,“民族瑰宝”更成了一件价值无可估量的绝版之作。
对于这件国宝的未来归属,钟保家一再强调说:“这不是我个人的东西,它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以前曾经有人想要出高价购入,已被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我之所以做这件事,只是想表达一个华侨对祖国的热爱。记得小时候在国外,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别人都是瞧不起我们。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人走出国门,别人都很尊重我们。祖国保护了我们,我们也要爱祖国。所以,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把它作为一项商业投资,更没有想过拿它来卖钱。”
目前,《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全部作品存放在海南省博物馆,钟保家表示,在本次香港展结束后,他有意将此国宝献给国家。
“浑厚之篆书,端庄之正楷,飘逸之行书,奔放之狂草……”名家同书、风格际会的《香港基本法》墨宝玉石碑刻已成为无价的国家宝藏。而最为珍贵的或许是宝藏背后所内蕴的赤子大爱,那炙热的中国心和无畏的命运担当,方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和国家财富,与瑰宝同辉,永远耀眼夺目。
(大公报报道详情)
(文汇报报道详情)
(星岛日报报道详情)